2024年11月2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共同主办,江苏理工学院承办的省社科界第十八届学术大会经济学与管理学专场在常州举行。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江苏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戴国洪,常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蒋顺青分别讲话致辞。江苏理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志华主持开幕式。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共同研讨理论热点、跟踪实践前沿、开展学术交流。
张新科在讲话中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要注重结合本地区特点,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江苏着力强化政策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但在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在实体经济以及科技和人才上的优势,仍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等待探索。作为社科工作者,要积极参与这些重要问题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努力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江苏打造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理论体系、实施方案和政策建议,使江苏在新质生产力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
戴国洪在致辞中表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交汇点,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双重任务,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要与国家战略布局同频共振,与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的布局紧密结合,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提升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度。
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盛朝迅,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教授成长春,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教授沈坤荣,东南大学高质量综合评价研究院院长、教授陈志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院长、教授周德群分别以《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研究》《面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源转型风险控制研究》为题作主旨报告。江苏理工学院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李向东主持。
经专场学术委员会评审,共评出入选优秀论文38篇。下午会议设置了经济学组和管理学组分论坛,江苏理工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田泽永,江苏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陆玉梅分别主持,部分优秀论文作者代表作论文交流汇报,常州大学吴敬琏经济学院教授贾德奎,河海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庞庆华分别点评。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作会议总结并宣布闭幕,省社科联组联中心主任王淑芬宣读入选优秀论文通报,江苏理工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授袁奋强主持闭幕式环节。来自全省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入选优秀论文作者、师生代表共计百余人参加会议。
交汇点新闻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7492b82e4b0595c185f8582
(省社科联组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