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新闻
迎接省社科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社科专家系列笔谈之六

迎接省社科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社科专家系列笔谈之六-凯发娱发k8

 

 关于提高社科联工作组织化水平的几点建议

 

江苏省政治学会  汪锡奎

 

    随着建设文化强省、社科强省战略任务的提出,社科联在思想理论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江苏省社科联凝聚积极因素,在加强方向引导和学会工作、促进理论研究和学术繁荣等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成为全党全民的共同愿望。这给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也要求社科联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为江苏省思想理论建设和学术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社科联工作的重心在于“联”,这是思想理论界的共识。“联”的实质在于做好组织工作,这意味着社科联工作的开拓创新要从提高工作的组织化水平上入手。

    首先,要抓好学会的建设和发展。学会能不能凝聚专家、学者和广大理论工作者,正常开展活动,促进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社科联工作成效的检验。江苏省社会科学学会门类齐全,发展迅速,已有一定规模,但从活动开展状况看则参差不齐,有的因种种条件限制而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况。作为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的建设和发展当然应当主要靠自己,靠学会本身形成热心学会工作的积极分子队伍和致力于学会工作的骨干力量。然而,这是一个过程。实现这个过程需要社科联的指导、资助和扶持。为此,就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理论发展的要求出发,立足江苏理论建设的实际,制订规划,先抓重点,逐步推进,争取在三、五年内使学会建设工作有较大改观。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要求从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层面作出正确回答,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学会应当有所作为。因此,对江苏相关学会的建设和发展,省社科联应当予以更多关注。

    其次,要抓好课题研究的组织和成果评估。课题是理论研究工作的抓手,对社科联来说,抓好课题研究,是实现方向引导、动员理论力量的重要手段。近几年,省社科联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设置招标课题,组织专家学者研究重大理论和江苏实际问题,成绩显著;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确立申报课题,较广泛地组织理论研究,促进了学会工作。在新形势下,社科联应拓宽思路,对学会提出的有一定研究基础和研究实力的重大课题给予重点资助,在学会间组织有较高水平的团队开展重大课题的协作研究。现在申报课题的研究成果总体看来水平不高,因此,除严格申报条件外,应加强成果评估,并把评估结果作为给予资助和批准申请课题的重要依据。当然,这需要相应提高资助的力度。

    再次,要以多种形式组织学术交流和传播活动。学会的生命力表现为活动,社科联的工作也是如此。目前,各种理论研讨会的召开使社科联的工作生机勃勃,但形式略显单一。根据某些学会(如妇女学会)的经验,可以提倡学会以及学会间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沙龙。只要做好组织工作,加强指导,这将是学术交流和在讨论中形成正确认识的好形式。借鉴其他省市(如上海)的做法,社科联应当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讲座(论坛)、报告会,就实践中提出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请有一定学术威望的专家(主要应是本省学者)展开有一定深度的理论阐述,并同听众进行交流。这是实现理论和学术研究社会传播与社会交流的有效方式。召开年度社科研究成果展示会是江苏的成功经验,问题在于要比较全面、比较深入地把代表江苏社科研究水平的成果展示出来。当然,这要求对研究动态有较全面的了解,对研究成果有较深入的把握。

    最后,要做好信息和调研工作。除学会建设和工作动态、学术思想和理论研究动态、社会思想动态等等社科联应当切实把握的方面以外,信息的搜集、分析、交流与传播也是社科联的基本工作。当前,各种学术思想错杂纷陈,社会思想也随学术思想的变化呈现出种种问题,要实现方向导引、促进理论研究健康发展,就必须在对信息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工作决策。作为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机构,社科联不仅要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开展各项活动,而且应当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引导学会关注和研究社会思想动态,为学术思潮与理论研究正本清源,为广大干部和群众释疑解惑。为此,就不但要注重现成信息的搜集和传播,而且一定要做好信息的分析研究工作。此外,还要组织社会调查,了解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反应,了解社会思想动态,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在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表现,从而为提高社科联工作的思想意识形态针对性创造条件。

      

    作者为江苏省政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省委党校副校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