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社科联组织省级社科类学会的一批知名专家面向在校学生、社会公众、部队官兵和基层党员干部举办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系列学术讲座。2015年6月17日下午,首场讲座由省中华成语研究会会长莫彭龄教授在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报告厅隆重举行,700余名高一年级师生聆听了讲座。
莫彭龄教授在讲座中指出,汉语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而且是文化的精华,具体说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成语是汉语和汉文化的精华,是汉语和汉文化的“活化石”,成语是汉语和汉文化的“全息元”,成语是一种巨大的可以开发利用的语言文化资源。他的这些观点引领学生深入认识成语的文化本质,激发了大家的兴趣。莫教授又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探究“成语是什么”的课题。接着,莫教授重点围绕本次讲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以成语为切入口,谈中华成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实质上就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吸收和转化,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华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标志性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成语中的爱国、诚信、友善、和谐等精神内涵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和基础。他列举成语“精忠报国”,讲述成语背后的故事,阐释爱国的内涵与实质;列举成语“季札挂剑”,讲述诚信的故事,勉励同学们继承家乡先贤的美德;列举成语“鞠躬尽瘁”,引导师生敬业勤学;列举成语“高山流水”,与学校景观、历史传说结合,传播珍惜友谊的佳话;列举成语“举案齐眉”“伯埙仲篪”,倡导夫妻和睦,社会和谐的风尚。
最后,莫教授倡议师生们学好中华成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他说,学习成语要“品”。一品成语的“形音义”;二品成语的“文化味”;三品成语的“启示性”。他希望母校师生学好中华成语,讲好中国故事;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各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莫教授在师生们的热情期待中,还高歌了一段他亲自作词的《中华成语歌》,掀起全场的高潮。
(省社科联学会部)